林泽,将马克笔递出去,“你之所以锁定这首词是他用来传递信息的那把钥匙,应当也是基于结构的相似性吧?”
“没错,就是结构!”
林泽用力点头,从陈之明手中接过笔,快步来到白板前方。
“其实齐洛从直播到现在,一共写过四首诗词,全部都出现在讲红楼的阶段。但经过我和小刘的综合分析之后,认为只有这一首与【抱怨+祈求】的结构最为相似!”
“嗯,继续!”
陈之明点点头,示意林泽继续说下去。
“这首词的结构其实很清晰,上半阙几乎全部都是抱怨,譬如【金锁空悬】、【雪埋玉钗】这种写法,着重突出了难过和凄惨的情绪。”
“而下半阙从首句就开始了祈求,【谁补金瓯漏】那一句与《游落星寺》中【眼前谁是补天手】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他语调深重的说着,将自己对这首词结构的理解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只是越往后,声音变的越小,眉头也开始紧紧锁了起来。
这一幕,自然被陈之明所发现。
他偏偏头,朝对方投去一抹鼓励的目光,“怎么了小林,有什么问题吗?”
“我的确有些疑惑陈所”
林泽深吸一口气,抬手指了指屏幕中的齐洛。
“这首词在结构上的确与红楼开篇诗、与《游落星寺》有异曲同工之妙,可问题是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别啊,是不是不能混为一谈?”
“您看,红楼那首诗和《游落星寺》,它们都有很明确的主体视角,一个是补天顽石的视角,一个是王阳明的视角,二者都是由女娲联系紧密的主体对自身情绪的抒发。”
“但齐洛这一首,很明显是在写薛宝钗的命运啊和他自己,又能产生什么联系呢?”
林泽将自己心中的疑惑一股脑的倒了出来,陈之明从始至终都安静的听着,待对方彻底说完后,方才微笑着摇了摇头。
“小林啊,你难道就没有发现,齐洛做的那首词虽说写的是薛宝钗的事,但从头到尾用的都不是薛宝钗的叙述视角么?”
哈???
此话一出,林泽与助理小刘同时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是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