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程
- 目标设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明确且长远的目标体系,从短期来看,要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中期目标是培育和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优势产业,如能源化工、特色农业、旅游业等,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长期目标则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使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步入小康社会乃至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这些目标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生态保护则贯穿整个过程,保障可持续发展。
- 信息收集与分析: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前期,国家组织了大量的调研团队,深入西部各个地区,详细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经济现状、文化传统等内部情况,同时分析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区域合作模式、产业转移规律等外部因素。通过分析发现西部地区虽然经济落后,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等优势,而当时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部分产业向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地区转移的趋势,这些都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当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等诸多挑战,基于这些信息的全面分析,为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资源配置与整合:国家从多方面进行资源配置与整合来推动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方面,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设立专项开发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等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在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的人才向西部流动,同时加强西部地区本地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当地人口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产业资源上,根据西部地区不同地域的特点,合理布局产业,如在陕西、内蒙古等地区重点发展能源产业,在云南、贵州等地发展特色旅游业,在新疆、宁夏等地发展特色农业等,并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等方式,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