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274章 党争纷扰(4/5)
以鼻。

    坚持儒家正统的崇祯皇帝认为,将领就应该将注意力放在部队的控制和人心鼓舞上,搞军制建设和技术革新,就是舍本逐末,

    那么,朱大典的这份折子,目的就很明显了,名为邀功,其实就是为了恶心崇祯皇帝,让皇帝觉得他不堪大用的。

    这样一来,可能守皇陵都轮不上他,搞不好扔去南京陪毕懋康“造炮”,甚至直接夺职回家。

    温体仁觉察出味道来了。

    无论是郑三俊还是朱大典,上的折子,都是为了恶心人。

    而恶心人的最终目标,恐怕,是为了让两人顺理成章的离开战场,置身事外。

    温体仁冷笑一声,两位大人,好算计呀!以退为进,让帝党去趟河南、凤阳的浑水?

    那必然不可能!

    再说,他温体仁手里也没有能领兵打仗的人,甚至连有胆子去战区的人都没有。

    这不是明摆着要看他们“帝党”出丑吗?

    筹谋深远,其心可诛!

    他想了想,拿着两份折子去找谢升。

    “这两人的安排不妥。圣上请你斟酌,便是没有完全对两人失望。朱大典建议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兼领淮扬戎政。卢象升建议加兵部侍郎、巡抚宣大。”

    这任命基本回归了历史的正轨,所谓“负负得正”,正是陈吉发希望看到的效果。

    不过,关于他本人的任命,温体仁瞄了一眼,没有在意。

    小小的新科进士,授了个推官而已,无足轻重。

    至于邓来鸾,又不是此次立了军功,首辅认为没到提拔的时候,下次再说。

    谢升是个提线木偶,温体仁怎么说,他就怎么执行。

    提交内阁的时候,钱士升果然表示反对,认为应该让卢象升入职中枢,整顿京营。

    温体仁冷笑不语,在谢升的折子上票拟,呈送皇帝。

    圣旨到江夏的那天,陈吉发正准备从江夏出发,应一月之约,接喜鹊儿回山中,再与邢红娘谈判。

    但圣旨既下,陈吉发只能先回家接旨。

    来宣旨的钦差是位年轻的翰林,这趟湖广之行,他要宣三份圣旨。

    陈吉发这里算一份,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