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状极为恐怖。刘墉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尸体,发现并无明显外伤,心中顿生疑窦。
“这考生叫什么名字?来自何处?”刘墉面色凝重地询问身旁的副主考。
“回大人,死者名叫李福,是德州府的考生。”副主考战战兢兢地回答。
刘墉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这李福年纪轻轻,为何会在考场突然暴毙?是突发恶疾,还是另有隐情?他当即吩咐道:“速去通知仵作,仔细查验尸体,务必查明死因。同时,封锁考场,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消息传出,整个考场顿时人心惶惶。考生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本紧张的考试氛围愈发压抑。刘墉深知,此事若不尽快查明真相,消除学子们心中的疑虑,必将影响此次乡试的公正性,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风波。
仵作经过一番仔细查验,得出结论:李福并非死于疾病,而是中毒身亡。此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考场内炸开了锅。刘墉听闻后,脸色愈发阴沉。他深知,这起命案背后,恐怕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墉决定从李福的人际关系入手展开调查。他派人前往德州府,了解李福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以及平日里的交往之人。经过一番周折,调查人员带回一些重要线索。原来,李福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在当地颇有名气。然而,就在此次乡试前,他的家中突然变得富裕起来,不仅还清了多年的债务,还购置了不少田产。
“这其中必有蹊跷。”刘墉心中暗道,“一个寒窗学子,哪来的如此巨款?莫非与此次命案有关?”他又联想到考场内的情况,突然意识到,这起命案或许与乡试考题有关。
刘墉再次来到考场,仔细查看李福的试卷。试卷上的字迹工整,文章也写得洋洋洒洒,颇具文采。但刘墉敏锐地发现,李福所答题目,与他之前在一些文人雅士间流传的“预测题”竟有几分相似。
“难道真有人泄露考题?”刘墉心中一惊,他深知,若此事属实,那将是一桩惊天大案,牵涉到的权贵恐怕不在少数。他决定暗中调查,务必将幕后黑手揪出来,还山东科举一个公正。
刘墉深知此事重大,不能打草惊蛇。他乔装打扮,扮作一名道长,深入济南城的大街小巷,以看相为名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