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68章 刘墉罪己(4/6)
分歧。有人认为他能知错能改,勇于承担责任,是个有担当的官员;也有人觉得他犯下大错,虽有悔过之心,但造成的伤害难以弥补。

    在江苏的一家酒楼里,几位文人正在讨论此事。“这刘墉虽犯下过错,但能如此深刻自省,也算是难得。”“哼,他害得多少文人受苦,岂是一封奏章就能弥补的?”“不管怎样,如今皇上对文字狱有所控制,也算一件好事。”

    在江阴县江苏学政衙门,刘墉收到了各方的来信,有指责的、也有表示理解和期待的。

    刘墉看着这些信件,心中感慨万千。单莹嫂子在一旁宽慰道:“老爷,您已尽力弥补,不必太过忧心了!”

    刘墉说道:“夫人,我只盼能早日消除文字狱带来的阴影,让天下文人能安心写诗作画,让百姓敢于说话!不然,我心难安呀!”

    此后,刘墉更加专注于学政之事,努力为学子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他时常与学子们交流,只要他们不涉及到攻击、抹黑大清王朝诗词书画,便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刘墉在书院讲学之时,时常对学子们说道:“学问之道,在于思考与表达。如今虽仍需谨慎,但大家当秉持真心,追求真理,才能使我大清长治久安。”学子们纷纷点头,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狱的影响逐渐减弱,文化氛围也逐渐活跃起来。刘墉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但刘墉始终不敢松懈,他深知稍有不慎,可能又会重蹈覆辙。

    每到宁静的夜晚,刘墉便独自在书房,对着烛光默默祈祷:“愿我大清文化繁荣,人才辈出,永无文字之祸。”

    时光转眼到了乾隆二十七年春末,刘墉和我、付钰等人在扬州视察学政。突然接到了江苏巡抚庄有恭的钧谕,说乾隆江南巡游即将到达江苏。

    刘墉呆呆看着文书,停了好长一会儿摇头说道:“我们的这位皇帝呀!真是喜欢玩儿!想起一出是一出!刚刚结束西北战事,不在宫里待着,让百姓休养生息,咱也不知出来干什么?唉——!”

    于是带领我们立刻返回了江阴的江苏学政衙门。布置好学政衙门的一切事务,整理衣冠,带上学政衙门所有官吏前往扬州准备接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