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众人一起去楞场了。车停在原木堆前面,五个组,五个车。几个人搭上跳板,这时候,当地工人装的车也上来了。他们看见父亲等人,还挑衅的吹的口哨,样子非常嚣张。父亲心想,就让你们先狂一会儿,待会儿就啪啪打你们的脸。
父亲先把炉灰洒在跳板上,然后他的小组率先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将原木一根根抬上卡车。父亲喊着口号,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其他小组受到鼓舞,也加快了速度。反观当地工人那边,或许是太过轻敌,动作散漫无序。
没过多久,父亲这边第一个车就装满了。负责开车的师傅惊讶不已,原本以为怎么也得一个多小时,没想到四十分钟不到就装完一车。父亲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了眼还没装多少的当地工人的车,心中暗喜。
随着时间推移,父亲小组装完第二辆车的时候,当地工人那边才勉强装完第一辆。他们开始着急起来,却越忙越乱。而父亲他们小组像是找到了默契的开关,一辆接一辆快速装车。
当第四辆车装完的时候,父亲放下肩杠,伸了伸腰,看向那些满脸惊愕的当地工人,嘴角微微上扬,他对大家说:“走,回去吃饭。”
此时,太阳高悬,阳光洒在装满原木的车上,仿佛给这场无声的较量画上了胜利的句号。
吃完午饭,父亲等人没有休息,直接去楞场装车,此时,时间还早,才一点多钟。几个人也不着急了,慢悠悠的干着,父亲装车组也没用看车的,他们装了这么多年运材车,早已熟悉了装车的整个流程,哪根原木该放哪,心里都明镜似的。反观那些本地人,也许是都没干多长时间吧,那个看车的,又搬又撬,累的满头大汗,始终找不准哪根原木该放哪。装到后来,越装越高,他们就越费劲,越费劲心里就越急。当远征队的最后一个车装完时,才下午三点多,而当地人刚开始装第四个车。
众人回宿舍路过当地人的车时,海生故意对那些人吹了声口哨,还挥手做了个再见的手势。那些人面面相觑,谁也没出声。
众人走到宿舍门口,梁育才迎了上来说:“怎么样?”父亲点点头说:“都装完了。”梁育才满意的点点头。这时张海林也从队部里走出来,看见众人,他心里一惊。忙问:“发生什么事了?你们怎么都回来了?”海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