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效应,一直都是赚钱的好途径。
沈丛已经靠着明星效应赚两次大钱了。
第一次,是卖油菜苔,当时是专家说板蓝根青菜营养价值高,带动了油菜苔价格上涨。“专家”虽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明星,但和“明星效应”的原理是一样的。
第二次,则是卖球鞋了,虽然“闪电倒钩”这款球鞋价格飙升,主要还是专业“炒鞋”团队运作,但如果不是有明星正好穿了这双球鞋,再怎么炒作也难将价格提到三万一双的夸张地步。
吃过两次“明星效应”的红利,再加上情报的准确性,沈丛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商机。
拿起手机打开某宝,搜索“刘天仙同款珍珠饰品”,只有零星几条,并且还都不是和《玫瑰的故事》相关。
“今天《玫瑰的故事》好像才刚开播,剧中的刘天仙……似乎都还没带什么珍珠饰品?”
沈丛回忆过后,也是知道了缘由。
“既然这样,那可供我操作的时间就很多了。”
“现在网上没有现成的货,我只能下单去定制,可与其联系网上的商家……”
沈丛脑海中浮现出两个身影。
一个名叫郑永文,一个名叫付万春。
郑永文自不必多说,绰号二狗,曾经是沈丛的好兄弟,沈丛将他当亲弟弟看待,竭尽所能地帮他。
结果他开公司赚钱后,就开始嫌弃落魄了的沈丛,沈丛做油菜苔生意,找他借钱的时候,他不仅不借,还对沈丛大肆嘲讽。
至于付万春,说起来也和郑永文有些渊源。
付万春原来是开小商品制造厂的,义乌那些小商品,付万春的制造厂也都能生产,只是产能更小,市场嗅觉更差。
不过以前汉安周边只有付万春一家,付万春也是赚得不少。
但后来,郑永文也开了一家小商品公司。
刚开始没有任何经验的郑永文,完全不是付万春这个老手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差点就“道心破碎”放弃摆烂了。
沈丛得知以后,便开始给郑永文提供帮助。
虽然沈丛没有相关经验,但沈丛信息渠道太广了。
哪些商品能够火爆,沈丛基本一说一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