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沮授这种谋士肯定要留在冀州,或者随时带在身边。
这样自己才不容易出错,不容易中计。
并且他们本是冀州人,这时候留在身边谋划和帮自己做事要好些。
“主公,伯典或可为并州刺史。”戏忠眼中一动,轻声开口。
“伯典?”韩明心中一喜。
闵纯确实不错,为人忠心。
关键还有能力。
治理一方更是毫无问题。
“没错,主公,论忠心,伯典对主公对韩家之忠心,日月可鉴。论能力,伯典虽无多少统兵之才,但治理一方绝不在话下。”
戏忠正色道。
“可还有其他人选?”韩明点了点头,继续看向其他人。
毕竟也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田丰沮授倒是面无表情,也不说话。
甄尧崔林几个文士也一言不发地观望。
王凌只是低头做沉吟状。
“主公,末将以为韩平原韩中卫或可。”
麴义开口了。
“子瞻?”
韩明有些惊讶。
没想到麴义竟然提议自己韩家人。
麴义见主公看他,于是沉声说道:“没错,主公,韩中卫乃统兵大将,更是主公从兄。以他为并州刺史来镇守并州,天下各地宵小,绝不敢轻易动并州。”
“不可!”
沮授急忙开口:“主公,眼下主公为冀州之主。若子瞻为并州之主,则他人会以为主公只信任韩家人,不信任外将。此不利也!”
于他而言,或者于他和田丰而言。
无论是闵纯做并州刺史还是耿武做并州刺史,都可以。
毕竟有能力还忠心。
但要是主公的第二个地盘也是韩家人,这样传出去不好。
对主公统治也不利。
关键韩轼地位太高的话,对主公有不少的影响。
“不错,第二个州,刺史需为他姓。”韩明淡淡地说道。
对沮授的说法,他很是认可。
历史上袁绍就是让他儿子外甥做刺史。
都是他的亲属,这种不利于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