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当时某个戴金丝眼镜的参谋说这种天气最适合电子战。
他们像两滴水银渗入生锈的金属管道。
邬凌的夜视镜切换成辐射成像模式,扫描着墙壁里若隐若现的电缆走向。
盛瑶的膝盖突然碰到某块凸起的金属板——这是勃列日涅夫时代防空设施特有的防爆接缝,她上个月刚在《军事考古》杂志上见过相关论文。
当邬凌撬开第三道防辐射门时,盛瑶的摄像机自动对焦到了震撼画面:成排的量子服务器在幽蓝冷光中嗡鸣,全息投影交织成覆盖欧亚大陆的电网模型。
某个不断闪烁的红点正在黑海沿岸移动,那是三天前北约举行网络安全演习的坐标。
“不是常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邬凌用匕首挑开某个服务器的散热板,露出里面蜈蚣状的复合芯片组,“他们在劫持海底光缆的中继放大器。”他的战术平板突然开始发热,这是上周刚升级的人工智能分析模块在疯狂运算。
盛瑶的指尖擦过服务器外壳,某种记忆合金的触感让她想起父亲书房里的克格勃勋章。
当她调整摄像机焦距时,突然发现某个全息投影的边角闪过熟悉的水印——那是敖德萨港口监控系统中出现过三次的加密标志。
“等等!”她的惊呼被邬凌的手掌堵在防毒面具里。
战术手套上的石墨烯纤维擦过面罩,盛瑶看到男友的瞳孔在夜视镜后收缩成针尖——他正盯着服务器阵列后方缓缓转动的监控云台。
邬凌突然扯下颈间的伪装围巾,挑开某个暗格,取出的电磁干扰弹还带着他的体温。
盛瑶默契地摸向腰间的声波仪器,这是他们在车臣学会的无声爆破战术。
当两枚银色弹体划出抛物线时,她开始倒数自己颈动脉的搏动。
但变故来得比电磁脉冲快。
某个服务器突然弹出全息键盘,自动输入一串长达128位的密钥。
邬凌的瞳孔倒映着疯狂跳动的代码流,战术平板发出过载警报的瞬间,盛瑶的摄像机突然自动开机。
取景框里,她看到自己防寒面罩的反光中映出个模糊的红外瞄准点。
“别动!”邬凌的暴喝震落通风管道的锈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