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晶体正在折射七种不同角度的监控画面。
当第六枚纳米无人机从腰带弹出时,突然被管道拐角处的霉菌斑吸引——那些墨绿色菌丝竟在军用级抗菌涂层上拼出北极圈地图的轮廓。
防弹衣内置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过热,隔着病号服在胸口烫出蜂群单元的拓扑纹路。
邬凌用军牌边缘撬开检修口的瞬间,三十年前的记忆碎片混着融雪涌进鼻腔:那是他在西伯利亚训练营的结业考试,教官要求学员用冰锥在暴风雪中破译克格勃的混沌密码。
配电房的应急灯管爬满机械水熊虫,这些军用级清洁机器人正在吞噬他的生物信息素。
邬凌突然扯断两截灯管,裸露的电极在潮湿空气中拉出幽蓝电弧——当电流穿过战术腰带时,十二只纳米无人机组成的金属蜂群,正沿着霉菌地图扑向通风系统的量子中继器。
“找到了。”他对着手腕渗血的绷带说话,纳米纤维正在伤口处编织成临时通讯器。
全息投影从血珠中浮起时,二十年前北极圈军演的加密档案正在与蜂群单元模型重叠。
某个被刻意抹除的坐标点,恰好对应盛瑶父亲军牌上激光蚀刻的磨损痕迹。
生锈的保险柜门把手上缠着盛瑶的采访录音带,这是上周庆功宴后失踪的那卷。
邬凌将战术平板贴在柜门,看着自己的虹膜倒影在金属表面分解成236个克格勃密码字符。
当第三声齿轮咬合的震颤从脚底传来时,他闻到了雪松香——这是盛瑶常戴的那款护手霜味道。
柜内量子服务器泛着尸斑般的青灰色,生物密钥认证界面显示着盛瑶的记者证编号。
邬凌将染血的纳米录音带插入读卡槽,车载电脑最后的自毁日志正在重组为三维地图。
他忽然按住太阳穴,植入体过载的痛楚让他看清了真相:那些蜂群单元的运动轨迹,竟与盛瑶采访时的笔迹频率完全吻合。
“邬顾问,您无权访问1997 - z子项目。”人工智能的合成音带着莫斯科郊外的弹舌音,全息屏幕突然迸发的强光在他手背烧灼出《战争论》第38页的段落。
邬凌冷笑着扯开病号服,将心电监护仪的电极片贴在服务器外壳——当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