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壳的枪械零件般精准,两人堪堪挤进即将启动的末节车厢。
"通风口。"邬凌用鞋跟叩击车厢连接处的金属板,震落三粒松动的铆钉。
盛瑶会意地解开丝巾缠绕立柱,绛红色布料垂落的弧度恰好遮住斜上方监控探头。
当列车驶入隧道时,他们踩着座椅翻进通风管道,潮湿的锈味扑面而来,与三个月前在潜艇逃生舱闻到的味道别无二致。
追踪者的皮鞋声在空旷隧道里格外清脆,邬凌的袖珍激光笔在水泥墙上烧出焦痕。
盛瑶盯着那些深浅不一的圆点,突然咬破指尖在墙灰上描画——那些看似随意的血迹组合,正是上周军演时她偷拍到的敌我识别码镜像图。
"走水产市场。"邬凌掀开窨井盖时,盛瑶的珍珠耳坠恰巧滚落进排水沟。
那颗浸泡在污水里的夜光珍珠,将在两小时后释放出干扰追踪器频段的次声波——就像他们初次合作时,用摄像机闪光灯破坏无人机导航系统的伎俩。
海鲜摊的霓虹灯牌在浓雾中晕染出诡异光晕,邬凌突然揽住盛瑶的腰往鱼贩方向倾斜。
冰碴飞溅的刹那,他指尖弹射的硬币精准击中五米外监控探头支架。
生锈的螺丝应声脱落,摄像头歪斜着对准隔壁摊位正在刮鳞的黄花鱼。
"要梭子蟹吗?"摊主操着闽南口音递来塑料袋,邬凌接过时摸到夹层里的金属片——那是老徐婚礼请柬上鎏金花纹的仿制品,内嵌的微型芯片存储着全城地下管网的实时数据。
盛瑶假意挑选海带结,将发卡里藏的纳米薄膜贴在电子秤底部,瞬间让所有计量单位跳转为加密坐标参数。
当追踪者的身影出现在水产市场西门时,邬凌正把盛瑶推进冷冻车货柜。
零下十八度的寒气瞬间凝住她的睫毛,他扯开保温层夹缝的锡箔纸,露出闪着幽蓝冷光的军用级热成像干扰装置。
这玩意原本用于掩护导弹发射井,此刻正将两人的体温模拟成两筐带鱼的生物电波。
"闭气。"货柜门被踹开的瞬间,邬凌将盛瑶的脸按进碎冰堆。
追踪者的手电筒扫过他们头顶的鳕鱼箱,那些冻僵的鱼眼在强光下反射出与人类瞳孔极其相似的虹膜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