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瑶的睫毛在晨光中颤了颤。
她知道“鹞子”是东南沿海某潜艇基地的退役声呐兵,更知道那些所谓的“信鸽”,其实是经过改装的低空电磁脉冲探测器。
三个月前他们追查走私红铜电缆案时,正是靠这些“鸽子”带回来的磁场扰动数据,锁定了海底光缆窃听器的位置。
当夜十点十七分,黄浦江货轮的汽笛声掩盖了集装箱内的加密通讯。
邬凌盯着老式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十六名退役战友的声纹特征正在频率轴上叠成加密图谱。
来自沈阳军区的前电子对抗专家突然敲击话筒,摩尔斯电码转换的语音带着电流杂音:“邬指,您查的模拟训练器序列号,关联着三年前某次高密级演习的电磁环境参数。”
盛瑶的钢笔突然在记事本上洇出个墨点。
她想起上周在总参档案馆翻到的演习记录,那些被红笔圈出的通讯中断时段,恰好与东南沿海出现异常电离层扰动的日期重合。
当时值班参谋解释是太阳黑子爆发,可若是训练器的定位模块被人为注入了错误的地磁参数
“这是第47研究所上季度报废的晶振元件。”云南方向传来的声音带着雨林湿气,包裹在普洱茶饼里的存储器泛着陈香,“但我们在瑞丽口岸截获的同批次货物,老化速度慢了整整十七倍。”
邬凌用军刀撬开茶饼,看到刻在硅晶圆上的纳米级蚀痕时,瞳孔骤然收缩。
这种通过分子沉积技术伪造元件寿命的手法,他在五角大楼最新解密的《非对称技术战白皮书》里见过示意图。
当时盛瑶还笑称这种工艺的精细程度,堪比她给邬凌绣的战术手套内衬。
“查到了!”青岛口音的声波突然刺破加密频道,“您要的无人机导航芯片供应商,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壳公司,实际控制人是——”
刺耳的电磁干扰声浪吞没了后半句话。
邬凌面前的频谱仪突然炸开一团蓝火,盛瑶腕表的报警器以每秒三次的频率震动起来。
示波器上的绿色扫描线疯狂扭曲,最终定格成北斗卫星的轨道倾角数字:412769°。
这个数字让邬凌的后颈泛起细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