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旧地旧友旧事
问了路人才知道如今县城没有招待所,只有两家宾馆,他们选择了离城门口最近的一家,刚进去就遇到查房的公安。
周万山给了两张纸质卡片,公安接过去看了几眼,略显诧异的看向他们。
“身份证明,上海人?怎么到我们这儿来的?你们是一家人吧?”
周万山点头,说着一口当地的方言:“我们就是这儿的人,前两年去上海工作了,现在有时间回村看看。这是我老婆和女儿,女儿没满十六,不能办身份证。”
公安点点头,把证件还给他们:“原来还是我们这儿的人。你是哪个村的?”
“红星村。”
公安没什么好怀疑的了,转身去检查别的人。
身份证是在前几年开始试行的,如今全国各地大多数城市都还在用之前的那种方法,出远门带着介绍信或者户口薄,当身份证开始从首都面向全国各地实行,周万山第一时间带着身边的人去登记拿到了。
果然很方便。
但也很少见。
前台好奇的看了几眼,然后按照姓名住址登记了:“二楼三零五号房。先生这是您房间的钥匙,这是您的证件。”
“谢谢。”
宾馆是这两年新建的,里面的环境卫生都很好,看着也很干净,每间房都有单独的厕所,能随时用热水和电。
周万山花了三十多块钱订了宾馆最好的一间房,里头两张床,他单独睡一张,老婆和女儿睡一张。
在房间休息了一会儿出去吃饭,周万山去了国营饭店。
如今在各种私人摊贩的冲击下,国营饭店还保持着最后的一点客流,宽敞明亮的饭店里没几个人,服务员撑着下巴昏昏欲睡。
周万山他们进去的时候,里面的几个服务员一改当年的高傲冷漠,热情的招呼:“几位想吃点什么?我们今天的菜单可丰富了,你们可以自行选择……”
这态度可比当初拿着鼻孔瞧人强许多。
“我们国营饭店经营了几十年,店里的大厨做的菜口味一绝,比如今天这道红烧肉,还有红烧猪蹄就很好吃,还有咱们师傅的拿手好菜酸菜鱼片,小孩子比较喜欢吃的就是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