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一道道高耸的壁垒。山林中丰富的木材资源,那是可以建造温暖房屋、制作实用工具的宝贵财富;山林里活跃的猎物资源,是百姓补充食物、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湖泽里肥美的水产,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还有湖泽边那些肥沃的可耕种土地,是百姓养家糊口、延续生命的根本。然而,这些原本属于国人自由使用、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却被周厉王强行改为由天子直接控制。
在这一政策的逼迫下,国人仿佛失去了巢穴庇护的飞鸟,不仅失去了以往赖以谋生的途径,就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街头巷尾,如今充斥着不满和怨恨的声音,这些负面情绪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阴霾,厚重而压抑,久久无法消散。
周厉王面对民间如汹涌潮水般的非议,没有丝毫的自省与反思,反而像一只被怒火蒙蔽双眼的困兽,采取了更加高压的统治手段。他竟然命令卫巫监谤,这一举措就像在百姓的头顶笼罩了一层密不透风的黑色铁幕。严禁国人谈论国事,一旦发现有违反者,便毫不留情地予以杀戮。一时间,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死寂,人人自危,国人生活在恐惧与压抑的氛围之中,仿佛每一口呼吸都带着令人窒息的沉重压力。
如此高压政策就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琴弦,脆弱而危险,随时都可能断裂。终于,在国人长期积累的愤懑如同火山喷发般的强大压力之下,这根弦彻底崩断,引发了国人暴动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公元前841年,即周厉王三十七年,国人因长期以来对周厉王暴政的极度不满,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燃烧的烈焰,终于爆发了激烈的反抗。在镐京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愤怒的国人如同汹涌的潮水,纷纷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他们手中虽然只拿着简陋的棍棒、农具等武器,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意志,却仿佛燃烧的火焰,势不可挡。他们高声呼喊着口号,气势磅礴地涌向王宫,那排山倒海般的声势,仿佛要将整个王宫淹没,声言要亲手处死周厉王,以表达对其暴政最强烈、最严厉的声讨。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局势下,周厉王自知大势已去,宛如丧家之犬,惊恐万分。他的脸上写满了慌乱与恐惧,像一只受惊的老鼠,在混乱的人群和嘈杂的呼喊声中,慌不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