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和雄厚的势力,他们怎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又怎会心甘情愿地支持周厉王的“改革”呢?
正因如此,周厉王的“改革”举措一经推行,便遭到了平民和贵族的强烈反对。这种反对声浪,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上至朝堂贵族,下至市井平民,大家的态度空前一致,整个国家都被笼罩在一片对“改革”的质疑和不满之中。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浪,周厉王没有选择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改革策略,而是采用了一种简单粗暴的“维稳”办法。他命令卫巫负责的“监察部”严格执行命令,规定凡是反对“改革”的人,一律要受到严惩。在这种高压政策下,百姓们仿佛瞬间失去了言论自由,一旦有人对“改革”稍有微词,就可能被卫巫的监察体系罗织罪名,遭受残酷的迫害。在这样的恐怖氛围中,国人被吓得噤若寒蝉,走在路上时,即使彼此相遇,为了规避可能降临的风险,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点点头,不敢有丝毫多余的表情和言语,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死寂。
在军事方面,周厉王丝毫没有松懈警惕。对于那些不来朝贡或者无故入侵周王室土地的行为,他坚决采取军事打击的手段,以维护周王室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在他在位期间,他充分发挥了周王室强大的军事力量,果断地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战役。其中,“攻噩之战”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一场。
为了这场战争,他精心筹备,调集了“西六师”、“殷八师”以及大臣们的私家兵车百乘,还有厮御二百人和徒兵千人,组成了一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军。
然而,这场战役的进程却远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噩国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他们凭借着熟悉的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给周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虢公长父担任统帅的情况下,周军在战场上一度陷入被动,甚至有被击败的危险。但周厉王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他毅然决然地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出征,发动“淮夷之战”。
在激烈的战场上,周厉王身先士卒,他不仅亲自指挥战斗,还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激励着士兵们。他巧妙地运用战术,充分发挥周军的优势,逐渐扭转了战局。
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