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的反复思考和权衡利弊,在内心的煎熬与挣扎中,最终做出了一个重大且艰难的决定——迁都。他亲自选定了新都为镐京西北的犬丘(又名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在他眼中,此地处于周人的祖源岐周与宗周镐京之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这里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具备独特的战略价值,无疑是最佳的建都之处。
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建设工程迅速展开。周懿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调能工巧匠,同时差人四处采办建筑材料。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工匠和劳力纷纷响应号召,如潮水般涌入犬丘。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口音和习俗,但此刻都怀揣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为新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工匠们精心设计着宫殿的布局,运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砖石雕琢得恰到好处。劳力们则不辞辛劳地搬运着建筑材料,他们挥汗如雨,日夜奋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新都的建设添砖加瓦。
终于,在周懿王四年(前896年)秋,虽然犬丘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造好,但周懿王却因心中始终萦绕着“天再旦”带来的恐惧,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他认为在镐京再多待一天,就会多一分危险。在他的再三催促下,大臣们只好纷纷跟随他迁往新都。迁都之后,周懿王满怀期待地将新都命名为槐里,希望这片土地能够为周王朝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让王朝从此摆脱困境,走向繁荣昌盛。
周懿王清楚地知道,西周王朝多次遭受外敌入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队建设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周懿王六年(前894年),他下定决心,下令加大国防建设的投资。这一举措涉及到国内青壮年群体的生活,许多年轻力壮的男子被征召入伍,他们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保卫国家的征程,投身到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同时,周懿王深知虢公的才能和威望,便任命他为主管军队的最高领导,全权负责统筹军队的各项工作。
在虢公的悉心努力之下,军队编制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扩大。新招募的士兵们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训练,逐渐成长为合格的战士。军事训练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强度全面展开,士兵们在训练场上刻苦练习,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提高战斗能力。他们学习各种兵器的使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