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262章 愚蠢的戈林和海狮计划(2/4)
的气候条件,也成为了德国海军难以逾越的障碍。狂风暴雨时常肆虐,浓雾弥漫的天气更是频繁出现,这不仅给渡海行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极大地增加了作战计划实施的难度。

    鉴于这些重重困难,希特勒不得不对“海狮计划”做出重大调整。他将计划的重点转向先由空军全力以赴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只有掌控了天空,才能为后续的登陆作战创造有利条件,为德国陆军的顺利登陆铺平道路。这一转变,本质上是德国在自身实力局限下的无奈之举,无奈地将原本以海战为主导的战略,转变为以空战为核心,凸显了小国在战争中的诸多无奈与困境。

    对于“海狮计划”,朱由检从一开始就持有深深的质疑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嗤之以鼻,完全看不上这项计划。他凭借着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对局势的深刻洞察,不止一次地向希特勒发出警示:“英国在先前的战争中已然元气大伤,陆军装备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尤其是坦克、大炮这类重型武器,英军损失的数量高达上万门之巨。如此惨重的损失,使得英国在一两年之内根本无法恢复元气,短期内对德国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德国当下最明智的做法,应当是采取怀柔策略,安抚英国,而不是进一步刺激它,激化矛盾。不妨耐心等待,待英国国内反战浪潮如燎原之火般兴起之时,再适时寻求与之媾和的机会,这才是当下的上策。与此同时,德国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军事工业体系上,争分夺秒地完成战时体制的全面安排,全力投入生产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就以坦克为例,相较于苏联性能卓越的 t34 坦克,德国现有的三号、四号坦克不仅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在数量上更是稀少得可怜。据我所掌握的确切数据,德军坦克的保有量不足五千辆,而苏俄的坦克总量却多达一万多辆。如此悬殊的对比之下,德军装甲部队在数量和性能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海军方面,德军的劣势更是一目了然,根本无法与实力雄厚、底蕴深厚的英国皇家海军相抗衡。即便德国侥幸获得了土伦军港的几十艘法国军舰,其海军实力依然难以望英国项背。依我之见,德国应当刻不容缓地抓紧生产驱逐舰和航空母舰,扩大海军实力。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齐柏林号航空母舰的建造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