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140章 开办帝国银行(2/4)
而且火耗没了,成本也降低了。”

    李岩又来到铸造局,看到铸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银元质量上乘。他心中已有定论。

    回到京城后,李岩如实向万历帝奏明:“陛下,金陵试行银元,成效显着。百姓负担减轻,商业活动更加活跃,火耗之弊得到有效遏制。虽在试行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但只要加以引导和规范,银元必能为我大明带来诸多益处。”

    朱由检听后,终于下定决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银元。

    火耗的省去,让百姓的生活压力大大减轻。农民手中有了更多的余钱,用于购置农具、扩大生产。许多荒废的农田重新被开垦,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商业也因银元的流通变得更加繁荣。商人们交易时无需再为鉴定银锭成色、计算火耗而烦恼,贸易成本降低,交易范围不断扩大。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更是蓬勃发展,银元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大明的商品在海外市场更具竞争力。

    大明王朝财政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以往被各级官吏侵吞的火耗银,如今转化为国库的实际收入。有了充足的资金,朱由检得以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边防建设、兴修水利工程等。

    在北方边境,明军装备了更加精良的武器,防御能力大大增强,抵御了外敌的侵扰;在江南水乡,新修的水利设施让农田灌溉得到保障,旱涝保收。

    此刻的朱由检站在紫禁城的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京城。他深知,银元的推行只是大明改革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大明帝国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但是仅仅推广银元还不够,毕竟在这个时代,很多富豪还是倾向把银子埋在地里面,既不流通,也不消费,也是造成大明银荒的一个原因。

    要把这些富商埋在地下的白银为帝国所用!

    结合银元的发行,一个月后,在朱由检的主持下,大明帝国银行于京城盛大开业。

    开业当日,京城万人空巷。银行坐落于繁华的正阳门附近,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大门上,上书几个金色的大字“大明帝国银行”。门口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百姓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着,都想一睹这新鲜事物的风采。

    户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