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刚思索半响,用朴素直白的语言阐述道:“就是结实耐用型卡车咯。”
于是两人一头扎进研发工作中整整半月有余,才逐步拼凑组装出这第一款产品原型。
此过程中因种种限制因素制约(轮胎来源稀少等),最终作品更多呈现出因地制宜特色。
新车装有一台24马力柴油机动力系统(内部代号h系列改良款)。
外型简洁实用,虽无过多装饰细节打磨痕迹,却拥有强悍越野性能和舒适驾驶体验,完美适配各种特殊路况需求。
通过采用最新悬架设计以及精心挑选材质工艺,显着提升乘坐愉悦度表现。
经实测,在石子路面上最高可达七十公里左右匀速巡航成绩,远超预期规划预期值,再次印证了创新成果的价值潜力无限可能。
当地官员百姓闻讯前来参观考察,无不叹服赞叹不已。
特别是杨大队长看到实物演示后,立即表态希望尽快批量复制应用推广方案,造福地方民生工程事业建设进程之中。
李强看着眼前这款改装车辆,不禁皱眉问道:“王工程师,这款车虽然整体性能不错,但后座空间实在太小了,而且没有车门,能不能进行改进?我现在职务下调了,连吉普车都不能用了。
这里地广人稀,路况又差,出行极为不便。”
更关键的是,这辆车极其省油!据王工程师计算,跑一百公里只消耗六七斤柴油,约等于三四升。
相比现在动辄每百公里耗油十七八升的吉普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省油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存在差距。
当时汽车使用的还是化油器,电喷技术尚未问世。
而那些追求高速度的吉普汽油机更是与经济性无缘。
至于单缸柴油机则完全不同,它天生就不以速度为卖点。
即使王工程师通过调整变速箱提升其最高时速至七十公里每小时,这基本上也是它的极限了。
并且,在实际驾驶中很少会开到这个速度,因到达该时速时车身振动强烈,操作非常困难。
对于李强提出的问题,王工程师愣了一下,“站长,为什么要改呢?我平时也没用过后排啊!再说增加两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