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347章 杨仪要裁军?曹魏爽了!(1/4)
    杨仪微微颔首,朗声道:

    “王将军忠心为国,本相心领。但尔等有所不知!曹魏兵多,但并不代表他们强。我军兵少,也非代表孱弱。”

    他声音渐渐高昂起来:

    “我大汉之军,胜在精锐,胜在同心。”

    “试问这数年交战,我蜀汉将士哪次不是以少胜多、击退强敌?”

    “北伐伐魏、南征江东,何曾在兵力上占过上风?可结果如何,胜券仍在我手!”

    众人听他提起以往战绩,不由得肃然点头。

    不错,近年杨仪、诸葛亮主政蜀汉,虽兵力不如魏吴,仗仗却都打得有声有色,没吃过什么大亏。

    杨仪环顾群臣,字字铿锵道:

    “因此,本相始终坚信:兵在于精,而不在多!只要将有限的兵员练成精锐之师,以一当十,便可克敌制胜!”

    说到这里,他迈前一步,沉声道:

    “当年淮阴侯韩信以‘背水一战’之策,区区数千降卒击溃赵国二十万大军!”

    “吴起练兵,三月成精,从无败绩。可见军队不在于数量庞大,而在于训练有素,赏罚分明,三军用命!”

    殿中不少武将听得热血沸腾,情不自禁露出赞同神色。杨仪振声续道:

    “更何况,我军虽编制十数万众,但虚员累赘者不少。不如趁此机会,将军中老弱病残、贪生怕死之辈悉数遣散,只留下忠勇善战之士,再扩充招募新血,强化操练。”

    “如此精兵策划,两万精锐可抵五万乌合之众!”

    他一番雄辩,句句在理,连王嵩也哑口无言。

    “还有!”

    杨仪环视众人,沉稳地补充道:

    “朝廷会安置好复员将士,让他们回乡务农,或者从事工匠开发。”

    “这些退下的兵士并非弃之不用,而是化作我大汉在后方屯田、修路、筑堤的劳力。”

    “他们养精蓄锐,一旦国有需要,可随时召回重披战甲。”

    此言一出,不少人纷纷点头。

    这样一来,裁军也不等于白白扔掉战力,而是把部分士兵转作预备役,在家生产。

    杨仪见群臣脸色已有所缓和,再次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