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来!”
孙氏若有所悟,轻声道:
“老爷是想借此向杨仪示好?”
“正是如此。”
马勋缓缓点头:
“朝廷初定江东,急需支持者。我马家此时投诚,将来才有资格分一杯羹。”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期待的笑意:
“况且姜维临走前暗示过,杨仪或有重谢,说不定我们损失的粮食很快就能以别的方式赚回来呢。”
孙氏见丈夫胸有成竹,也展颜一笑:
“如此,妾身就放心了。但愿老爷这步棋走得对,我们马家往后能更兴旺。”
“一定会的。”
马勋望着窗外苍穹,眼底精光闪烁。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翌日午后,建业都督府。
杨仪正伏案疾书,案上摆放的正是一份钱庄设立章程草案。
他目光如炬,在竹简上奋笔疾书,时而轻轻点头,似乎对某些条款颇为满意。
这时,门外响起通传:
“姜将军回来了!”
杨仪停下笔,嘴角微扬:
“宣。”
姜维大步进厅,单膝跪地:“末将姜维,奉命办事归来,特向丞相复命!”
杨仪放下笔,抬眼望去,只见姜维一袭戎装尘土仆仆,眉宇间透着疲惫和愤慨。
他挥手示意姜维起身,缓声道:
“借粮一事,进行得如何?”
姜维挺身而立,抱拳沉声道:
“禀丞相,末将连日奔走建业城内外,共走访大小世家十五户。”
“有十二户断然拒绝借粮,只推说无粮可借或出言戏弄。唯有何家、张家、马家三户慷慨应允,共借得粮食八千余石。”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那本记录名册,双手呈上:
“各家的回话、借粮数目,末将已悉数记载在此,请丞相过目。”
杨仪接过名册,翻阅片刻,唇边泛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冷意:
“呵,好一个‘一粒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群人,倒是异口同声哪。”
姜维闻言,愧色浮上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