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眉宇间掠过一丝恐惧与愤怒:
“当初先帝与丞相谋定北伐,却未言要亡吴!如今东吴若亡,我蜀汉将独面曹魏,岂不是自陷险地?”
殿中一片寂静。片刻后,有老臣硬着头皮上前,小心进言:
“陛下言之有理。蜀魏吴三足而立,维系天下大势。”
“眼下魏吴联手,我军若继续东进,实是冒险。不若暂且罢兵,保住荆州既得之地,以安天下。”
话音落下,一部分朝臣连连点头:
“所言极是!我蜀汉立国不易,万万不可贪功冒进,引火烧身!”
但也有几名朝臣出列反驳:
“此言差矣!东吴屡屡背盟,我蜀汉若不乘机雪耻,更待何时?”
“且杨丞相连下荆州公安,士气正旺,正应一鼓作气灭吴!怎可前功尽弃?”
“正是!曹魏虽有异动,但未必真敢兴兵。只要速破江东,得地盘无数,我蜀汉实力大增,又有何惧曹贼?”
朝堂上登时分成两派,为是战是和争执不下。
一方以主张听从陛下之意休兵止战;另一方多为杨仪平日提拔的官员,力劝继续东征,不失良机。
刘禅目睹文武争论,只觉心烦意乱。他心中本已倾向退兵,现在见反对者虽有,但仔细想来,多半是杨仪的心腹。
想到这里,刘禅心中没来由升起一股恼怒:这些家伙平日受杨仪恩惠,如今便与朕唱反调吗?
他猛一挥手,沉声喝道:“都给朕闭嘴!”
满殿登时鸦雀无声。刘禅环视群臣,冷冷道:
“众卿所议,朕已明白。如今曹魏十万虎视眈眈,若我军执意东进,与魏吴两国同时为敌,其危可想而知!朕意已决,传诏前线杨仪,速速罢兵退师!”
大殿之中,有人露出如释重负之色,也有人暗暗叹息,却不敢再多言。
刘禅继续道:
“即日起,我军退出公安,以所得荆州之地为界,与吴暂息干戈即可。命杨仪班师回朝,敢有违令者,以抗旨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