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两线开战,非国力所能支撑。然杨丞相此举,或有其谋略所在。”
他目光沉凝,继续道:
“杨丞相素以智计见长,断不会平白生事。微臣建议,可先遣使赴天水,与杨丞相详议利害,再作定夺。”
赵云的发言相对中正平和,没有直接反对杨仪,但也没有贸然支持,引得双方大臣皆点头称是:
“大将军所言有理。”
“不错,应与杨丞相沟通后再议。”
朝会散后,赵云快步走出大殿,心情却难以平静。他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空,旋即快马离宫,径直朝城外一处僻静所在驰去。
片刻之后,城南一座简陋的茅庐前,赵云翻身下马,快步入内。屋中陈设简朴,一位身着灰袍的中年男子正凝神垂钓一方水缸之中!正是诈死隐居于此的前任丞相诸葛亮!
“子龙,你今日怎有闲来陪我这山野村夫垂钓?”
诸葛亮放下竹竿,含笑起身相迎。但细看之下,他眉宇间隐隐有一丝焦虑神色。
赵云脸色凝重,急声道:“丞相,杨仪他……上奏朝廷要东征东吴!”
“什么?!”诸葛亮闻言浑身一震,脸色顿时大变,“东征东吴?他怎会有此举动?”他难以置信地瞪视赵云。
赵云将朝堂上宣读杨仪密折、群臣哗然的情形一一道来,末了又道:“如今陛下和众臣都犹疑不定。亮公,杨仪此策是否太过冒险?”
诸葛亮听完,眉头紧锁,面色阴晴不定。他缓缓踱步,须臾厉声一叹:
“荒谬!蜀汉欲兴,必先北定中原!”
“曹魏强敌当前,岂可轻启边衅改攻东吴?杨仪此举,简直胡闹!”
赵云连忙宽慰道:
“丞相息怒!杨仪或许有他道理,只是我们一时未明。他非鲁莽之人,不会无缘无故背离北伐大计。”
诸葛亮冷哼一声:
“再有道理也不能如此擅专!我本假死,欲观后辈所为。”
“却不想杨仪竟提出此等违反先帝遗志之策!”
诸葛亮双目圆睁,须发俱张,显然怒火中烧。
良久,诸葛亮长叹一声,神色稍缓:
“如今陛下尚未批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