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却不敢有丝毫的不满,看到皇帝她心中反而还有些见到高位者的惶恐和拘谨,行礼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结结实实行大礼。
“起来吧。”周宸淡声道:“福安寺那和尚,你有什么话要说。”
对太后的打算丝毫不知情的襄国公老夫人对上皇帝问话,不敢有什么隐瞒,直接老老实实把自己进宫的目的说出来了,按着自己之前想好的那套说辞。
“回皇上话,臣妇听闻福安寺的和尚替太后娘娘祈福诵经,特地来提醒太后娘娘,那福安寺的和尚不是如外人所想的那样,是个道貌岸然的骗子。”
话说的顺了,面对着皇帝的惶恐和拘谨也不自觉减轻了不少,她道:
“臣妇前年冬天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不舒坦,听说福安寺的和尚最为灵验,就请了和尚来家中做法诵经。
那和尚说是家中某一角落的一处院落里的人妨碍了臣妇,那院落里住的正是一小辈,那和尚推断出那小辈的生辰八字,要臣妇供奉于家中佛堂之中,日日都要上香度化煞气。
臣妇信任那和尚,没检查那写有生辰八字的纸张,直接把东西供奉于佛祖前,一日不落的上香。
可前几日家中下人打扫佛堂的时候不小心把那写有生辰八字的纸张扫落在地,竟然发现那上面写的八字和家中小辈的八字完全不一样,甚至家中没一个人能和那八字对上。
不是那小辈的生辰八字,可臣妇却没受任何影响。臣妇这就有了怀疑,前去询问了几位曾请那和尚上门平日又和臣妇交好的夫人,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襄国公老夫人早知那和尚的真面目,找那和尚也不过是为了顺理成章把家中庶子赶出去。
还是之前那句话,襄国公老夫人对太后的计划完全不知情,听说这事之后,忧心太后受骗,这才把事实删删减减,进宫以自己的亲身实例来提醒太后。
“那和尚就是哄骗众人,臣妇进宫是想要提醒太后娘娘,切莫把那和尚的话当真。”
之所以提醒太后,当然不是襄国公老夫人和太后关系有多好,而是她还指望着太后能多多帮助她女儿和外孙,想着能卖太后一个好。
知晓那和尚真面目的人可不多,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