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而言,将会是灭顶之灾!
说到底还是青黄不接!
更加需要科举来补充新鲜血液,为他们注入一支强心剂!
所以宋濂他应当是最着急的!
不然他一辈子的心血,他和老友一辈子的心血,可能最后就要毁在他的手里了。
有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的人抬起头,齐齐的看向宋濂。
他们必须要点什么,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
但首先,官位最高,权柄最重,声望最隆,宋濂要站出来表个态。
不然以他们这些人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成事,甚至会适得其反……
没有理会这些人看自己的眼神。
宋濂自顾自的端起茶,因为时间的流逝,现在茶水已经凉透了。
喝到嘴里没有一点清香气,更谈不上什么回甘。
有的只是苦涩。
不过他并不觉得这味道有什么不好,一口接一口的抿着。
直到喝完这一整杯茶。
制止了侍女加水的动作,宋濂这才睁开浑浊的老眼,看向下首这些人。
这里面有他的学生,他的门人,他的同乡……
哎,还是太嫩了,太当然了。
一群遇到点风吹草动,就以为天要塌下来,就不知道往深了,往细了再仔细想想?
从元末乱世,到大明开国,他宋濂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眼前的这点事算什么?
不就是科举要分设两榜取士嘛?
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老夫知道,你们现在心里都在想什么。”
宋濂说着身体往后靠了靠,旁边的侍女见状,连忙将一个软垫放到宋濂的背后。
让他依着可以更舒服一点。
稍微调整了一下位置,找到一个最舒服的姿态,宋濂接着说,“重开科举,对于大明而言,乃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既然是良策,我等就应当赞同,并全力配合向全国推广!”
“这才是我等大明臣子,应尽之责!”
宋濂说到这里,手指向下面的这些人,“而不是成群结队的来到老夫的府邸里,喝茶静坐又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