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在谷雨那天之前偷偷交给一个姓庄的人,而这个人在一所叫“姜园”书院里,送信时必须亲手将信交给庄姓人,不能让其它任何第三人知道此事。因此,吴二叔说,“只有一个办法,趁姜园春季招新生的机会,以新生的身份进入姜园,慢慢查访到那个姓庄的人,再设法将信交给他。”
“没必要那么麻烦吧?书院总是个院子吧,从水沟或者狗洞里爬进去找到那人交给他不就是了?实在不行,花点小钱找个书院的人将那人叫到无人处给他不也能送到?”
“不行!”吴二叔道,“你从狗洞里进去,怎么找到他?我现在也不知道他以什么身份出现,如果随便找人打听,那肯定会引起别人注意。你还是老老实实读点书,通过姜园的面考,以新学员身份进去最为妥当,只要进了姜园,再去找庄先生就没人在意了,学生找老师请教问题,天经地义。”
“什么是面考?”
“因为姜园不是随便招人,一般要当面考校一下学员的学识,看看是否有资格进入姜园读书。”
为了这个面考,吴少回到花涧村便按照二叔的意思开始关门读书。
吴少平时自认为脑子并不笨,甚至比学堂的大多数人背书要快,但现在有了心事,那书是怎么也背不来了,常常是背了前面忘了后边,嘴里哼着一排排的字,却不明白那些字是什么意思。
后来吴少干脆将书一扔,去它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既然临时抱佛脚也抱不上,那就不管了,不就送个信么?又不是考状元。
刚过正月,吴少便离开了花涧村,踏上了家族任务的行程。他身上带了些银子,好不容易找到一辆去县城拉货的马车,商量好顺便把他带到县城去,他要从那里再转去姜园,他打听过了,姜园距离花涧村近三百里,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到达,不过时间来得及,听说姜园的招生在春分那一天,还有近一月的时间。
对于他这次出行,吴少对外说是按照老爹的指令去送账款,吴福大约知道了些什么,并没有多问,只是将吴少送到村口,便回去了。
吴少就这样,带着忐忑不安离开了自小生长的花涧村。
一路无话,当天傍晚,吴少便到达清泉县城,一进城,那位捎他来的马车主人嘱咐他几句便自行忙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