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拓吁能够保持小心谨慎吗?面对赵延年,他会不会失去理智,分不清主次?
——
弱水河谷口,赵延年勒住了坐骑,抬头看向河谷深处。
夕阳西斜,晚霞满天,正是倦鸟归林的时候。
可是有一片天空却非常清静,看不到一只鸟,似乎被一团无形的杀气逼近,形成了一个近乎真空的环境。
“应该就是这里了。”赵延年对李熙说道:“你留在这里,我进去打探一下。明早日出的时候,如果我还没有出来,你就别等了,去追骠骑将军,让他小心背后。”
李熙说道:“还是我去打探吧,中郎休息一下,万一匈奴人杀出来,你还能挡他们一下。”
赵延年笑了,摇摇头。“真要是匈奴大军杀出来,我也挡不住的。现在入谷,是看有没有机会刺杀匈奴人的头领,你做得到吗?”
李熙哈哈一笑,拱手说道:“这的确不是我能做得到的。”
“所以嘛,我们都做自己能做的。”赵延年说完,用弓轻拍马臀,沿着河谷,向前轻驰而去。
李熙看看四周,找了一个隐蔽之地藏了起来,拿了干粮,塞到嘴里,慢慢嚼着。
赵延年越往前走,越是笃定自己的判断。
河谷里有水,但不多,而且有些浑浊。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有数万匈奴人,连人带马的饮用,几乎耗尽了河水,然后清洗用水又从山坡上流下来,重新汇聚成一条水量严重不足的小溪。
人和马喝下去的水,只有一小部分会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大部分会随呼吸排出。
这也是他一直在找大的河谷的原因。
小河小溪无法满足数万人马的饮水需要。
又往前走了一段后,赵延年下了马,将战马牵到一旁的山坡上,找个隐蔽之处系好,自己步行前进。他先贴着山脚,沿着河谷走,看到前面的炊烟时,他上了山。
山路虽然比河谷难走,却相对安全。以他的身手,也能及时发现匈奴人的暗椿。
如果有的话。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可能是因为太隐蔽了,匈奴人觉得不会有汉军斥候过来,他们根本没有安排暗椿,让赵延年顺利的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