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深处杀出来,像风一样卷过他们的营地。或者在白天的时候不断派人袭扰,直到他们疲惫不堪,失去警觉性,然后突然杀入,双方近距离互射。
李广这一生,就在这样的战斗中度过,胜则小胜,败则大败。
他没死,却也没能封侯,反倒几次贬为庶人,并为此赔了不少钱。
当然,严格执行行军规范的程不识也没有封侯,战功太少。
每射一箭,李广都不由自主的想起过去,想起几十年的战斗岁月,然后就更加珍惜这一次机会。
他很清楚,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出战了。
大营外,全是匈奴人的尸体,至少有两千多具。
因为有营栅的保护,汉军损失极其有限,阵亡的不过十多人,受伤的也不过数百。按照军法,保持这样的战绩,封侯有望,而且至少有千户食邑。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计功规则的变化。
按照之前必须有首级才能计功的原则,他们其实所获有限,匈奴人撤退时会带走尸体,不给他们斩首的机会。现在不同了,只要随军的军吏确认敌方伤亡,不需要首级也可以计功,匈奴人是否带走首级并不重要。
所以现在汉军很安心,只要守住营地,安全返回,他们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赏赐,根本不用冒险出营抢人头,打得从容而坚决。
包括李广在内,一点也不带慌的,每发必中,半天下来,就射杀了数十匈奴勇士。
“将军,匈奴人撤了。”一个亲卫突然提醒道。
李广点点头,他已经看到了。
很快,又有几名骑兵飞驰而来,走到近前,李广才发现,这些人都是汉军,其中一人还是他派去协助赵延年的李轨。
李轨冲到营栅前,大声说道:“将军,少将军率部来援,骠骑将军也快到了,请你务必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