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表示,他愿意与赵延年一起。
他和李熙奉李广之命,侍卫赵延年,岂能半途而废。
赵延年摇头拒绝了。
他要李轨回去,是因为只有李轨能让李息、李广相信,他们去弱水河谷不是消极怠战,远离战场,而是担负着重大责任,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
弱水河谷离此三百里,远远超出了李广、李息这些老将的战场认知。
在大部分汉军将领的观念里,战场的范围就是方圆百里。超出百里,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实际上,这是以步卒、战车为主力的战场观念,根本不适应以骑兵为主的匈奴人。
所以这些老将打不出河南之战,也打不出出塞奇袭右贤王庭的惊人战绩。至于霍去病这种全骑兵出击,一口气杀出二千里的行为,更是不可思议,近乎疯狂。
李轨虽然不愿意,却还是接受了赵延年的命令。
分别之前,赵延年将李轨拉到一旁,仔细交待了一番。
如果能见到李广,务必让他坚定,不要冒险西进。不管匈奴人是不是撤退,是真的撤退还是诱敌,都不能出营追击。
步兵追骑兵,不可能取胜,只会被匈奴人杀得落花流水。
这些话,他只能对李轨说,其他人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究竟是谁。
——
沿着河谷出山,在山脚下,赵延年与李轨等人拱手告别。
李轨等人向东,他和李熙及另外一个叫皇甫允的骑士向西。
这里是匈奴人的身后,李轨等人要穿过右贤王的警戒范围,才能回到谷口。能不能安全到达,没人说得清楚。赵延年能做的就是嘱咐李轨等人不要恋战,以回到谷口为第一目标。
这也是赵延年坚持让李轨回去的原因之一。
那些骑士不会考虑太多,一旦遇到落单的匈奴游骑,他们会冒险上前围猎,以便砍下匈奴人的髡头,换点赏钱。
大战立功,将领们可以加官晋爵,普通将士能得到的却非常有限。一颗髡头能换万赏钱,对他们来说更实在,也更有吸引力。
大战斩首立功,和十几个人围杀一两个匈奴人立功,没什么区别。
只有李轨能够分得清轻重,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