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322章 新政的底线共识(1/3)
    李彦道:“所以,你说他的本心是好的,只不过是被王宏伟父子骗了,罪不至死,是吗?”

    “臣正是此意,臣认为之前在对抗魏国的时候,陛下采用一些非常手段来威慑人心,是情有可原的。但现在已经不打仗了,大夏进入治世,百姓需要安定,陛下依靠百官治理天下,便需要采取宽容之策来治国。那种动不动就砍人脑袋的行为,会造成人心恐慌。”

    杨茂侃侃而谈,言语之中充满了对江山社稷的担忧。

    这一刻,他仿佛化身成了正义本身。

    “人心恐慌之下,忠义之士,便会纷纷离去,小人会抓住机会,溜须拍马,趁机上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何谈陛下的富国富民呢?”

    杨茂的话就差指着杨宁的鼻子骂了。

    众所周知,杨宁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靠当初站出来搞魏铭上位。

    上位后,杨宁只干一件事:到处抓人。

    如果一定要再给杨宁安排另一件事:到处抓人后,再用各种方法折磨这些人。

    总之,杨宁是一个标准的酷吏。

    而杨茂这种国子监出身的人,是最看不惯酷吏的。

    但如果只觉得杨茂在嘲讽杨宁那就大错特错了。

    刘义被快速处死这件事,对于相当一部分官员来说,和当初皇帝逼迫他们砍魏铭一样严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

    魏铭那可是敌国皇子,掌握禁军大权,随时可能引起大乱呀?

    怎么一个建业县的县令脑袋被剁了,就能跟魏铭案相提并论了?

    首先,建业县属于京畿,也就是说,这个县本身就不是一般的县,从昨日刘义立刻就认出皇帝来看,这个县令他就不简单。

    他是随时会入宫陛见的。

    其次,刘义是标准的新政派。

    江宁隔壁的县,能放一个保守派去做县令吗?

    显然不会。

    为了全力支持银行、商业和土地三大新政,建业就算放一头猪,也不会放保守派。

    那么问题来了,新政派现在借着新政,在地方上捞钱,而且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新政改制,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