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在南方,南方如果要打败北方政权,就必须有战马。
骑兵数量不够,注定只能防御。
也就是像现在这样,在三镇修建军事堡垒。
即便打赢了,也无法进攻,就像去年的秦州之战,魏国三郡被打崩,相当于魏国西线的边防军已经瘫痪。
但韩世忠却在秦州与赵州边界停下来,不是他不愿意进攻,而是缺少规模化的骑兵。
没有规模化的骑兵辅佐步兵大军团,一旦深入敌境,很容易被对方的骑兵军团快速突袭、切割,造成各军士气大乱。
现在夏魏议和,至少有三年的时间不打仗。
按照这个时间节奏,骑兵至少训练一年,也就是说他有两年时间去筹备战马。
目前大夏的总战马数量也就一万匹左右,秦州规划了一部分,宋州留了三千,徐州也就一千骑兵。
公孙赞说道:“陛下,今年要制造铁甲十万副,每一副铁甲造价大约70两,铁甲需要700万两。明年和后年,各自都需要十万副。另外骑兵铁甲计划是三万副,每一副100两,需要三百万两。”
李彦问道:“我们假设两年之后,精盐被民间破解,魏国和晋国都掌握了精盐技术,魏国和晋国用半年多时间扩大生产,追赶上来。这两年多时间,我们可以通过精盐赚多少钱?”
“臣刚才说过,今年我们可以赚600万,明年预估可以赚1000万两,受限于产能,1000万两是我们的极限。”
1000万两实际上已经非常多了。
即便是在完全官方垄断的大宋朝,一年靠盐的收入也就三百万两左右。
盐这个东西,走私太常见,无论官府怎么禁止,都会有走私。
而李彦之所以能赚到1000万两,是因为技术的垄断。
“也就是说,这三年之内,精盐赚的钱,是可以覆盖铁甲、战马的花费的。”
“是的。”公孙赞说道,“但这不算每年固定的1500万两军费开支,就说今年,精盐赚600万两,农税收取1000万两,商税收入是300万两,布匹和丝绸赚取800万两,一共是2700万两。加上朝廷各项开销,这个收入其实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