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更是他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月亮的温柔就像一种无声的安慰,当李白孤独或者思念家乡的时候,月亮总是能给他灵感,让他把内心的情感通过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再来讲讲苏轼的故事。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
在一个中秋之夜,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分隔两地。苏轼望着天上又大又圆的月亮,心中感慨万千。他写下了那首着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他在词里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对月亮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接着他又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知道人生就像月亮一样,有圆有缺,有聚有散。虽然他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苏轼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月”这个字在他的词里蕴含着豁达的情感。月亮的阴晴圆缺就像人生的起起落落,苏轼通过对月亮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在他的心中,月亮的温柔就像一种包容万物的力量,能让他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依然保持乐观和豁达。
小朋友们,唐朝还有一位诗人叫张九龄。
有一天晚上,张九龄望着月亮,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他写下了《望月怀远》这首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看到海上那轮升起的明月,想到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也在同一时刻看到这月亮。他因为思念而难以入眠,觉得长夜漫漫。他想把月光捧起来送给远方的人,可是又做不到,最后只能希望在梦中能与对方相聚。小朋友们,从张九龄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月”这个字在这里代表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月亮的温柔光辉洒遍大地,却无法消除思念的距离,这种无奈和深情都通过“月”这个字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朋友们,在唐朝还有一位诗人张若虚,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叫《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里描写了春天的江面上,在月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