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争论王国:儿童的奇思妙想世界 > 第285章 “和”的力量:和谐社会的汉字密码(2/5)
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小朋友们,在战国时期,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一个是蔺相如,一个是廉颇。

    蔺相如本来是一个小官,但是因为他很聪明勇敢,在一次外交活动中,他成功地把和氏璧从秦国带了回来,还在渑池会上为赵国保住了面子。赵王非常高兴,就封蔺相如为上卿,地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可是赵国的大将军,他觉得自己为赵国出生入死,打了很多胜仗,而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就得到了比他还高的地位,他很不服气。于是,廉颇就想找个机会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他并没有和廉颇计较。每次蔺相如出门,如果看到廉颇的马车过来,他就会让自己的马车避开。蔺相如的手下们很不理解,他们觉得蔺相如不应该这么害怕廉颇。蔺相如就对他们说:“我并不是害怕廉将军,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们两个闹起来,赵国就会有危险。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如果我们不和,就会让秦国有机可乘。”

    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后,他非常惭愧。他意识到自己为了一点个人的意气,差点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于是,廉颇就脱光了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的府上请罪。蔺相如看到廉颇这样,也很感动,他赶紧把廉颇扶起来。从那以后,蔺相如和廉颇就成了好朋友,他们互相配合,一起为赵国的繁荣稳定努力。赵国因为有了他们的“将相和”,在战国时期一直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

    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听说过孔子吧。孔子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他也有很多关于“和”的智慧呢。

    孔子有很多弟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想法。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马上就要去做呢?”孔子给了他们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你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而对冉有却说:“听到了就应该去做。”

    其他弟子们很不理解,他们问孔子为什么。孔子说:“子路这个人比较鲁莽,所以我要让他多思考一下;冉有比较胆小,所以我要鼓励他勇敢去做。”这就是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孔子觉得,在人际交往中,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但是要和谐相处。就像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