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 第156章 打破混乱,建立秩序(3/4)
可以直接当场将学生辞退!

    镜湖书院非同凡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浑水摸鱼的。

    不管在外头是什么身份,什么世家,在这里,一切以学识为准则。

    这是公认的评判。

    不过私底下众学子也会对书院老师们议论纷纷。

    “听闻说,书院里聘请了一位十分年轻的授业先生,诸位同窗可曾见过?”

    “不曾不曾……若是授业先生的话,再怎么神秘也该给诸位同窗授过课,但似乎问遍了认识的同窗,都说不认识这位贤才大家?”

    “如此神秘,端得一副高架子,一定是位有大学问的大家!”

    “家父是礼部右侍郎,据可靠消息说,这位大儒是陛下亲册,吕老先生亲自聘请到书院的!只是至今神龙见首不见尾,难道是专门挑选了一批亲传关门授业吗?”

    “多半是这样!就好像吕老先生那样!”

    渐渐地,议论的人群吸引了其他学子凑近,其中不乏新入学的女学子。

    见有异性在侧,众学子更是争先恐后的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渠道,渴盼人前显圣,引得众人瞩目。

    一时各种小道消息众说纷纭起来。

    “真是羡慕啊,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有这等运气,能有得一位大儒的亲传!”

    “京城四大才子应该在其位列吧!要是有熟识的关系,怎么不去问问他们?”

    说着说着,话题就偏离了这位神秘的授业先生,聊起各自家世。

    好看又有气质的女子到哪里都备受欢迎。

    身上带着大家闺秀气质,又有江湖儿女般英姿的苏含瑶自然而然成了众人焦点。

    京城诸多官宦子弟纷纷抬手作揖,一个个孔雀开屏似的自我介绍起来。

    “苏家可是渝州的名门,乐善好施、广结良缘,在江湖上享有盛名呀!”

    这一句句的恭维让苏含瑶不禁脸上发烫。

    所谓乐善好施,不过就是在牧青白解决了渝州之患后,苏家为了将功赎罪,主动进献大半家财。

    并参与调度赈灾粮饷,清点渝州知州伙同官商低价向灾民购买的田亩,并租赁分发下去,又将来年的春种的种子筛选保存之类的琐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