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微微眯起眼睛,说道。
“大哥故去后,本王本是最有希望的,可他却突然冒了出来。”
“去年年关去京师给父皇祝寿时,本王就真切感受到了他的锐气。”
“他背后有淮西勋贵撑腰,陕西的二哥、山西的三哥又与他关系亲近,若真到了争位的关键时刻,必定是一场血战!”
姚广孝点了点头。
“自古帝王成就大业,哪能没有牺牲,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世间诸事大多如此。”
“在这天下大局之中,普天下的人都不过是燕王殿下您棋盘上的棋子罢了!”
朱棣看着姚广孝,认真地说。
“你和他们不一样。”
姚广孝却摇了摇头。
“我亦是,我一心辅佐燕王成就霸业,只为向我那师父证明,他当初将我逐出师门是错误的决定。”
“这就是执念啊!”
朱棣叹了口气,又道。
“父皇身体抱恙,我暗中筹备起兵之事,九门指挥谢贵、张昺怕是已经察觉到我的异常了。”
姚广孝说道。
“不会的,只要燕王尚未有所行动,他们就算上疏弹劾,皇爷也不会轻信。”
朱棣沉思片刻,又道。
“父皇已然开始防备我了,上次按惯例北平应批五十万斤棉花,可父皇只给了四十万。”
“军费也比按例该批的少了八万两白银。”
姚广孝问道。
“燕王是想扭转这不利的局面?”
朱棣点了点头。
“姚师可有良策?”
姚广孝说道。
“这并不难,只需让北方的鞑靼和辽东的建奴对宣府、辽东、大宁发动攻击即可。”
“得让皇帝明白,这北疆若是没了燕王您坐镇,根本难以安稳。”
朱棣问道。
“那本王这场战事,是要取胜还是故意战败?”
姚广孝回答。
“要赢,但也得有一定的伤亡,否则应天那边不会意识到燕王的重要性,日后恐怕还会变本加厉地压制燕王。”
朱棣面露不忍。
“北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