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们,心里都清楚这次事件的严重性。
不管怎么说,朱小宝动手杀了文豫章的独子。
这无疑是在挑战大明律法,挑衅洪武皇帝!
之前洪武皇帝向全国每家每户的丁男颁布《大诰》,要求百姓都要懂法守法,如今朱小宝却知法犯法,这不是公然打陛下的脸吗?
虽说朱小宝是大明的皇嫡长孙,但朱元璋在法理和人情之间会如何抉择,谁也说不准。
谁也不敢确定,朱元璋会不会因为这件事,重新考虑朱小宝的储君之位。
得知朱小宝杀人入狱的消息后,众人都慌了神,很多人连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没搞清楚,就毫不犹豫地赶来为他撑腰。
他们对朱小宝的感情是纯粹的,和徐家不同,徐家遇事首先考虑的是利弊,而他们更看重人情。
或许,这就是历史上淮西勋贵被朱元璋大肆屠戮的另一个原因吧。
他们没有中山王府那般沉稳。
他们依旧是一群直爽的莽夫。
然而,常言说得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朱小宝就喜欢这群莽夫,愿意和他们在一起,所以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他们,不让他们重蹈历史的覆辙。
这也是他不让众人插手此事的原因。
对方可是兵部侍郎,手握重权,背后还有中山王府撑腰,势力丝毫不比淮西勋贵弱。
就算是蓝玉、汤和这样的人物,也不敢确定朱元璋最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皇宫内一片欢声笑语。
旭日东升,千步廊内也早已热闹非凡。
所有藩王都早早地聚集在此。
过了今天,他们就要各自前往自己的藩地了。
朱元璋今天也来得很早,虽说他对这些儿子们多有提防,但心里还是渴望着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
可惜的是,朱小宝没能来参加,这份遗憾,恐怕一辈子都弥补不了了。
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许多身着朱紫官服的朝臣也都到了,可唯独不见淮西勋贵的身影。
朱元璋心里有些不高兴,但他度量大,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发脾气。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