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锦接着道。
“大哥,你们常年在军中,很多朝会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但从今年起,你得找个借口,多去参加各种朝会,最好一场都别落下。”
“而且,要和朝臣们搞好关系,尽快摸清楚陛下的意向。”
“若确定是朱允炆被立为储君,那咱们徐家暂且还能平安,可要是朱允熥被立,那咱们就得提前做准备了。”
徐允恭思索片刻,说道。
“等等,五妹,你先别急。”
“你刚才说淮西勋贵会倒霉,立朱允熥时徐家也会遭殃,这在逻辑上说不通啊!”
“不管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在别人眼中,甚至在老爷子心里,咱们徐家都是和燕王站在一起的。”
“要是立了朱允炆,咱们徐家凭什么就能安全呢?”
徐妙锦笑着解释道。
“大哥,你想想,如果老爷子要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把淮西勋贵都清理掉了,那以后朱允炆靠谁来打仗?”
“要是国家遭遇内忧外患,大明没有能征战沙场的武将,这江山可怎么守?”
“不管立谁为储君,老爷子最在乎的永远是帝国的长远利益!”
“所以要是立朱允炆,就得给储君留下武将保卫江山,淮西勋贵要是没了,就只剩下咱们中山王府。”
“只要把咱们限制在应天,武将的力量就还在,虽然咱们和燕王的关系会让皇帝有所顾虑,但咱们背后的武将能为朝廷所用。”
“所以,我说那个时候徐家还能安稳些,大不了就是被圈禁在应天,再不济也就是被剥夺权力,做个清闲的富贵人家。”
徐妙锦微微眯起凤眸,继续说道。
“不过,我总觉得可能不是朱允炆。”
徐允恭不解地问。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有什么依据吗?”
徐妙锦答道。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太子去世后,朱允炆按说离储君之位最近,可却一点要被立储的迹象都没有。”
“大哥,你最近有没有听到关于朱允炆要被立储的传言?”
嘶!
徐允恭虎目中闪过一丝光亮,最后重重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