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目光坚定。
汤和赞同地点头。
他已经退隐了,谁登基,对他来说关系不大。
因此,汤和不会参与皇子皇孙之间的争斗,也不会影响朱元璋的决定,这也是朱元璋能毫无顾忌地与汤和探讨这些话的原因。
汤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也认为朱小宝未来的成就,肯定不会低于任何皇子皇孙。
他只是缺少了一些机会,和对大明更全面的了解而已。
“重八,小宝说让藩王入京为你庆寿,你怎么看”
“你也别嫌我啰嗦,我就是觉得秀英先走了,标儿又走了,现在沐英也不在了,你一个人在应天,实在太孤单。”
“退一万步讲,谁又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多久呢”
“见一次少一次,实话说,小宝的孝心真是一片赤诚,你也别和他置气。”
朱元璋被气笑了。
“上次确实生了一次气。”
“不过他的提议也不是不可以,咱回去会召集臣僚,将这件事推行下去,只要不打扰到沿途的百姓,就让孩子们回来聚聚吧。”
汤和点头。
“好!也是时候团聚了!”
“现在的孩子们变化都大,咱都快记不清了,只记得老大、老三、老四这些和咱并肩作过战的。”
“你们朱家的后代,还真是一个比一个英勇!”
朱元璋听后会心地笑了,但同时也感到有些烦恼。
等这些藩王们进了京,也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来。
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朱元璋站起身来,拍了拍腿。
“好了!你有空让咱大孙多来你这儿做客,咱先走了。”
汤和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送你出去。”
朱元璋背着手,朝朱小宝的府邸走去,眉头紧锁成了川字。
安南虽是贫瘠之地,但只要它在大明手中,对大明未来从南疆出海扩张,以及震慑周边的外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一点,朱元璋是认同朱小宝的观点的。
至于如何稳定战后的局势,如何教化当地民众,防止他们再次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