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到了宝姐姐口中,却成了她的不得已。
更别提宝姐姐一句话,刺的探春不快。
“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利欲熏心四个字,说的探春当即反驳她:‘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
大嫂子李纨见态势微妙,赶紧笑了一句: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且你们对讲学问。
宝姐姐却不领情,一本正经道:“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明明说的是最俗气的事情,宝姐姐偏要抬着学问来,怎么说,还都成了她站理。
若是口舌之快倒也罢了,等着宝姐姐说出: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
探春才彻底明白,宝姐姐这一遭,并不为改革,反倒是彻彻底底执行太太一句话:别弄出大事来才好。
换个说法,贾家入的少出的多,终归与这时候的宝姐姐,关系不大,她断然不会在前途未定的情况下,得罪任何人。
果然是施小惠而全大体。
探春只觉气馁。单单看日后结果,就知道,自己一番苦心,到底付之东流了。
而抄检大观园,更是让探春彻底看明白了很多事。
ps:
关于改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有一点,姬子不知指谁,也未闻以《姬子》名书者,这就是作者前面借宝玉之口说了:杜撰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