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凯瑟琳取得重大胜利之后,第 36 师迅速做出战略部署,决定兵分两路展开后续行动。其中一路士气高昂地向北挺进,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向达尔文港发起猛攻。经过一番激烈鏖战,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成功攻占了这座重要港口,并乘胜追击,一举光复了提维群岛。这一系列辉煌战绩不仅极大鼓舞了己方军队的士气,也让敌人闻风丧胆,也让还没来得及撤退的29旅团残部被全部消灭。
而另一路则挥师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收复失地。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指挥,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成功光复了整个北部地区。随后,这支队伍与中部集团军顺利会师,双方将士相互拥抱、欢呼雀跃,共同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紧接着,两军合兵一处,马不停蹄地继续向着昆士兰州进军,决心要彻底击溃敌军,解放更多被占领土。
当张育清得知他们成功地实现了全歼 29 接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立刻马不停蹄地赶赴前线。
抵达前线之后,张育清首先找到了战败被俘的日军指挥官野勘一郎,并迅速拿出相机,为其拍下一张略显狼狈但仍能辨认出面容的照片。紧接着,他将镜头转向那把象征着野勘一郎权力与地位的指挥刀,仔细调整角度和光线,确保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刀柄上精致的花纹以及刀刃上反射出的寒光。拍完指挥刀,张育清又把目光投向了缴获而来的旅团旗和两面联队旗。这些旗帜曾经高高飘扬在空中,代表着日本军队的威严,但此刻却已成为失败的象征。张育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它们拍照留念,记录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与此同时,随军的记者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手持专业的摄影设备,穿梭于战场上各个角落,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有的记者专注于拍摄战士们英勇冲锋的身影;有的则将镜头对准那些被摧毁的敌军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还有一些人选择记录下战后满目疮痍的景象以及幸存者脸上复杂的表情。
经过一夜紧张而忙碌的赶稿工作,第二天清晨,南华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上了这一惊天动地的消息。头版头条位置赫然印着“南华军大捷!全歼鬼子 29 旅团”的醒目标题,旁边配以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包括张育清所拍摄的野勘一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