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建筑,里面不仅有中文书籍,还有许多外文原版书。最让学生们喜欢的是那些新到的期刊和报纸,上面刊登着最新的时事评论和文化讨论。
清韵,林芝兰一边翻着杂志一边说,你知道吗?下个月学堂要举办一个辩论会,题目是新女性应该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我觉得你很适合参加。
沈清韵放下手中的书:这个题目确实很有意思。
那就报名吧!林芝兰兴奋地说,你不仅学问好,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既能读懂莎士比亚,又精通四书五经;既会弹钢琴,又懂得传统琴艺。这样的新女性,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沈清韵笑着摇摇头:你太抬举我了。这些不过是母亲的要求罢了。她说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正的学问都不会过时。
沈姑娘说得对。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响起。原来是教历史的钱老师。她是这一代新女性的代表,在日本留过学,回国后致力于女子教育。
老师。两个女生连忙行礼。
钱老师在她们对面坐下:我刚才听到你们在讨论辩论会的事。这个题目,其实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很多人认为,新式教育就是要完全推翻传统。但我不这么认为。真正的新式教育,应该是扬弃,而不是否定。就像沈姑娘说的,真正的学问是不会过时的。
沈清韵认真地听着,若有所思:老师,那您觉得,我们这一代的女学生,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改变?
钱老师看着窗外的梧桐树: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上鼓励讨论,而不是一味灌输。其次,要有判断的智慧,知道什么该取,什么该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承担的勇气。因为改变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林芝兰好奇地问:老师,您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吗?
钱老师笑了:当然。那时候的日本,正是明治维新后的转型期。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国家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拥抱现代。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所以您回国后就投身教育事业了?沈清韵问。
是的。钱老师点头,因为我深信,要改变一个国家,首先要改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