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几个人,几匹战马,那么到南岸以后,人可以从马背上下来,牵着马从一些南走的小路缓慢翻行,也可以慢慢越过函谷关区域。
不过几千上万的军队就不可能这么做了。
纵然你不运输粮草物资,可是几千人排着队慢慢翻行,一天一夜都未必能过去多少人。
北侧的芒山,虽然也是可以翻行的,而且不用先过河。
但是芒山东西长度延绵两百多里,南北宽度也有三四十里。
打个比方,如果说南渡谷水以后,只需要翻行一座山,那么往北翻行芒山,便需要翻三座山。
函谷关扼守芒山脚下,谷水北岸的官道。
通往函谷关城门的官道,能同时并排走五匹战马,官道两侧有一些乱石、土坡之类的,人可以走,运输物资的车子不行。
函谷关西侧城墙,除了城门楼区域以外,城门楼往南的城墙建到谷水北岸,大约有四十多米长,又沿着谷水的岸边围了一大圈,防止人先下到谷水河,又从谷水河向上攀登入关,沿岸也围了城墙,就不可能这么做了。
城门楼往北的城墙,一直建到芒山脚下,大约有一百多米长,而后又继续向着芒山高处,延伸到一片人力几乎不可能翻越的险要之处,大约又有两三百米长。
……
“函谷关城墙下,可供大型攻城器械放置的区域,除了城门楼下,便只还有两侧城墙下大约三十多米,再长的地方很难人力平整,便只能架设普通云梯,可以架设普通云梯的长度又有一百多米。”
刘绍在暗暗评估着。
城门楼下方区域,城门前面可以放置一辆攻城冲车,两门的两侧可以放置另外两辆大型攻城器械,南北两侧城墙下可以平整的地方,又可以放四辆大型攻城器械。
也就是说,攻城的话,最多可以同时摆下七辆大型攻城器械。
当然,如果真摆七辆大型攻城器械的话,那么大型攻城器械与大型攻城器械之间的间隔太窄,敌军用火油焚毁的时候,很容易累及旁边的另外两辆大型攻城器械。
正常来说,除了针对城门的攻城冲车,其他区域最多再摆五辆其他大型攻城器械即可。
大型攻城器械需要比较平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