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 第392章 朝堂议论张平案,内库拨款办学堂(2/4)
语。

    嬴安继续说道:“秦人持剑,锋芒所指,蛮夷畏惧,方能换来天下太平。而秦人学儒,通晓仁义礼智信,知廉耻、明是非,天下才能真正安稳。”

    说到这里,嬴安顿了顿,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如今人心不古,矛盾渐生,朕决定从自己的内库里,每年拨出度支,兴办学堂。让大秦的孩童们都能学习儒学,以此来扭转当下的风气。”

    此言一出,群臣们先是一愣,随即纷纷面露赞叹之色。

    文臣江革激动不已,他向前迈出一步,躬身行礼道:“陛下此举,实乃我大秦之福,天下之幸啊!兴办儒学,教化万民,定能让我大秦长治久安。”

    武将耿秉觉得教化太麻烦了,直接把不听话的都杀死,人心不就安了?但嬴安是秦皇,秦皇说啥是啥。他抱拳说道:

    “陛下深谋远虑,末将定当全力支持。”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称赞嬴安的英明决策。

    嬴安看着群臣们的反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宏愿,还需要群臣们的共同努力。

    “众爱卿,此事就交由太常负责,务必办好。”嬴安下令道。

    太常领命,退到一旁,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落实此事……

    数日后,大秦的诏令如同雪花般飘向各地。在咸阳城繁华的街道上,在偏远乡村的田间地头,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

    一些百姓听闻朝廷要兴办学堂让孩童学习儒学,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他们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自家的孩子若能读书识字,知晓圣贤之道,将来必定能有出息。

    然而,也有不少百姓对此并不在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他们看来,学儒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多花些时间种地,多收点粮食来得实在。

    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位农妇听到这个消息后,拉着前来宣诏的官吏问道:“官爷,学儒之事,女子也能去听吗?”

    官吏闻言,一时有些发懵。他仔细回想了诏书上的内容,确实没有明确提及女子是否可以入学。犹豫片刻后,他含糊地回答道:“女子……应该也可以吧?诏书里没说,或许可以……”

    这个问题很快就层层上报,传到了咸阳城皇宫之中。嬴安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