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了。
结果跟在沈清身后,方才意识到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油布,她和婶子家虽然都有车厢,人在里面不用担心淋雨,但车厢装了人就装不了多少家当,其余的要用板车拉;
锅碗瓢盆淋雨没什么,可粮食以及衣物根本不成!
而且不光大块的要买,小块的也要买,人可以打伞,但雨水多的情况下伞遮挡也有限,挑着的箩筐、背着的竹筐可不得用小块油布包裹好盖严实?不然泡了水能不能用先不说,沉甸甸的重量至少加了不少。
买了油布,油纸伞蓑衣自然也一并买齐。
火折子,她们一直用的打火石,家里柴火都是干燥的尚且很难打着引火,何况荒郊野外湿漉漉的情况下?火折子一吹即燃,方便极了。
盐必不可少,多备上几斤总没错。
纱布,婶子说多层的做夏天的薄衫,透气易干;
单层的配合棉花做女子的月 经带,月 经带里面不是放草木灰就成么?要纱布和棉花做什么?
见她茫茫然不懂,婶子还特意解释:赶路生不生火做饭都不知道,倘若不做饭,哪有草木灰?为了收集草木灰跟不上队伍,那就得不偿失了。
并且即使有草木灰,换洗也不是太方便,用纱布包着棉花,即便是路上钻进车厢也能随时更换,换过后的直接找处地方扔掉,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炎热天气里自己舒坦。
这些事她们自己要给自己安排好!
关丽从未听过这样的话,她小的时候娘就缠绵病榻,弟弟又残疾,经常抓药也经常被人言语挤兑和嘲讽,爹爹做木活挣银子她做家务带弟弟,很小很小就把自己当做大人对待。
娘从未教过她这些,她看到过的女子妇人也都是委屈自己过日子,月 经带都舍不得多做两条,又怎会舍得用棉花。
不过还是因为婶子,不是婶子让她挣工钱,又如何舍得用上棉花
沈清各种买买买,她现在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家子人!
男女老少多了去了,多置办些总没错——品种越多越好,这样假如哪天商城开通了日用品类,拿出来不就不突兀了么。
哎,也不知道商城下一次开通分类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