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大虞与后元交战,蒙古铁骑再次南下时,杨平毫不犹豫地出兵相助,既是为了报当年之仇,也是为了阻止蒙古人再次染指巴蜀。
如今虽得休养生息,可也只是勉强恢复元气。
杨平深知,若要真正强大,必须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他下令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使得巴蜀的农业逐渐恢复。
同时,他还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南国的官僚体系逐渐完善。
大理遗民和贵州等地的百姓入川,也为南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些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大理的佛教文化、贵州的苗族风情,逐渐与巴蜀的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文化。
都城内,寺庙林立,香火鼎盛,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繁荣。
然而,杨平并未因此而松懈。
他知道,南国虽然暂时安稳,但外患依旧存在。
大虞与后元的争斗尚未结束,蒙古人的威胁也并未完全消除。
他时常站在成都城头,眺望远方,心中思索着南国的未来。他知道,唯有不断强大,才能在这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永州城的一家古香古色的客栈之中,陈明静静地坐在窗边的桌旁,手中紧握着那份临行前由暗卫千辛万苦收集而来的关于南国的珍贵资料。
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桌面上,照亮了那泛黄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文字。
陈明逐行阅读着这些资料,时而眉头微皱,时而轻轻点头。
当看到有关南国太祖皇帝的记载时,他不禁停下手中动作,目光凝视着那段描述,心中涌起一股感慨:“这南国的太祖皇帝着实令人钦佩!其不仅具备超凡的治国理政之才,能够将一个小小的国家发展壮大;而且深谋远虑,懂得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潜在的威胁,并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如此人物,实乃一代雄主啊!”
想到此处,陈明稍稍松了口气,暗自庆幸道:“好在这位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已然离世,否则以他的才智和手段,日后必将成为我大虞的心腹大患。只是听闻如今继位的新君杨安却是个贪利好色之人,也不知道这传闻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