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你竟然试图调查一个功臣的家属?(3/4)
霍继国摇了摇头:“我那个年代的兵,思想只有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犯死人!”
回忆起当年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霍继国一脸的淡定:“战场上,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徐彦辉对霍继国这种在战场上下来的老兵,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道理很简单。
整天嚷嚷着不怕死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拉到战场上,炮弹一响,他们可能就得吓的尿裤子···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战场上,新兵的阵亡率,是老兵的数十倍···
一边抽烟,霍继国跟徐彦辉聊起了彼此都很感兴趣的战争问题。
“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总是被教条主义坑坏了。有个很经典的笑话,就是说两颗炮弹,不可能落在同一个弹坑里。”
徐彦辉点了点头:“确实有很多人这样说过。”
霍继国无奈的摇了摇头:“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出动了9000多门火炮,其中包括152毫米加榴炮、130毫米加农炮、130毫米火箭炮。”
“你说这么密集的火力覆盖,侥幸的几率有多大?”
徐彦辉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152毫米口径是什么概念?
先不说152毫米加榴炮了,这个离现实生活太远。
就说说比较好理解的反器材狙击步枪。
反器材狙击步枪的口径通常在127毫米到20毫米之间,普遍采用大口径子弹。
这种口径的子弹是什么概念?
打到人身上的话,就一个结果。
打哪碎哪。
如果不幸被打到了脑袋,结果就像是一个爆开的西瓜。
从脖子往上,直接瞬间消失···
这玩意儿甚至可以击穿轻型装甲···
“反器材”这三个字就很扎眼。
曾经有部电影上说过,在城市反恐中,使用反器材狙击步枪,无异于屠杀···
“我当兵的时候,就已经国泰民安了···”
霍继国开心的笑了:“没有仗打,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