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紧紧握着。骑兵们甚至将战马牵到了甲板上,准备船一靠岸,就骑着马直冲下去。
那些高头大马不安分地嘶鸣着,蹄子在船板上刨动着,更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虞允文站在采石矶山崖上,不用望远镜也能清晰地看到金兵的船队位置。慢慢的,金船的前锋已经接近东岸了。虞允文一挥手:“全面开火!”完颜亮,这回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半渡而击!
新军的大炮全面开火。之前厢军隐藏的大口径火炮也撤去伪装,从堡垒的炮口伸出炮管,对着金军的炮队猛轰。
金兵的大炮射程近,只能勉强与宋军的小炮相当。炮兵射击也是靠直瞄,并不会计算弹道。他们也没有炮垒,只是在江边找了个高地,平整了一下。跟王有志的炮兵对射,简直就成了叫花子跟龙王比宝。
宋军的一门炮是二十五到三十五个人来“伺候”,由观(侦查兵)、通(通信兵)、炮(炮阵地)、驾(牵引车辆和马夫)、炊(后勤炊事)这五部分组成,也就是一门炮就是一个排。
宋军的炮手开炮先放风向标,从抗金军那边引进的三转杯风速计,几个人拿着仪器测角度,算位置和弹道,然后以连为单位发布命令:全连射击,456号目标,炮兵,榴弹、延期引信、二号装药、表尺432、方向1-15,高低+2,三发急促射,装填!预备—放!
而金军一门炮才十来个人负责。炮长不过是沿着炮筒往敌方位置直瞄,凭经验调角度。发号施令是这种形式:“对着这边,你怎么那么笨呢?不是那边,是这边。对!垫高点,再低点。药别放太多,捣结实了。你拿错炮弹了。插药捻,你插哪头呢?放!
怎么不响?,药捻受潮了。换一根,快点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