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帮忙,未雨绸缪,帮忙给靖朝国库添上一笔。
他的要求也不多,自然也不会让皇后一直劳累下去,至多一年,每月筹个十万两,一年后筹得百万两也是大功一件。
康宁帝还贴心的帮皇后出了主意:可以义筹也可以缩减皇宫内的不太紧要的开支。
而义筹,自然不是向天下百姓筹的,若皇后出手,自然是找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夫人‘下手’。皇宫内缩减开支则可以从皇宫的消费——主要包括各人员奉银薪酬、日常开支、节日和祭祀活动、宫廷礼仪、宫廷娱乐等多个方面入手。
而皇后愁的是,一月十万两便也罢了,连续一年、每月十万两可并不容易。
若换了平时,各高门大户的夫人都会敬着她,可若是涉及到了金银,就没几个乐意了。而皇宫开支都是有定例的,若她贸然缩减开支,难免招人嫉恨。
“皇后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药膳就直接让御膳房的人送过来吧。”
砰……
康宁帝前脚刚走,坤宁宫后脚就发出了杯盏碎裂的声音。
陛下可真是‘抬举’她啊,一个个的,都不想让她舒心啊!
大皇子来找皇后时,便见皇后正在发脾气,听得事情来龙去脉后,转而安慰起了自己母后。
大皇子谢凛,也生的仪表堂堂、风采高雅,又因占嫡占长,也是众多大臣站队的对象。
细看之下便能发现,他眉宇间是野心已呼之欲出、自带锋芒。
“此事本是好事,母后何必这般忧愁呢?”
皇后冷笑一声:“好事?好在哪儿呢?”
动动嘴皮子容易,可若她没筹够,岂不是要自己添上。好事,好个屁! !
大皇子敛了眸子,开口说着:“若成了,母后于国而言,也算有功,父皇看在母后辛劳的份上,想必不会再因四妹的事继续对母后有成见了。
百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未雨绸缪为国库添银百万两,世人也会歌颂身为一国之母的母后,也能助力儿臣,何乐而不为?”
大皇子知道自己母后的心结在哪儿,最后提了句:“儿臣知道母后一直想对付裴家,可眼下裴家如日中天,裴尚书又老奸巨猾,很难抓到他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