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一个月至少赚300多元,这得给学生减轻多大的压力啊。”
“这么高的工资,你的店能赚钱?”
“能,一杯柠檬水,我把成本压下来,至少赚05元,一天起码3、400杯,而且我说了,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绝对有赚头”
“而且要是以后的店越来越多,我的成本还能进一步压缩”
曾旭见陈旭信心满满,只好继续支持他。
“那你今天过来是?”
陈旭笑道:“老师肯定认识一些记者吧,你看我在校园里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很有意义?值不值得推广?”
曾旭白了陈旭一眼,就知道他找自己肯定有事。
不过这确实是非常有意义,于是曾旭拿起电话,马上打了出去。
“喂,老同学,我和你说个事”
曾老师不愧是北大的毕业生,同学满天下啊。
第二天上午,陈旭又被曾旭叫了过去,然后在他办公室里见到了两个记者模样的人。
“你就是陈旭同学?你好啊,我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徐立青”
“徐记者,你好你好”
陈旭心里震动,没想到曾旭一个电话,就把这个大报的记者给喊来了。
徐立青和曾旭是同学,面子当然要给,尤其是听了陈旭,要在全北京的高校,都推广自己的“北大模式”的时候,徐立青终于动容了。
“你的目标这么大?”
陈旭笑道:“其实我的目标是面向全国,然后走出中国”
徐立青惊讶于陈旭的志气,但从他过亿导演的身份,似乎也并非是不可能。
于是徐立青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表示会登在明后天的报纸上。
徐立青走后,陈旭马上给自己手下人一说,然后又通知了清华大学。
“奶茶店的事迹已经确定要登载在中国青年报上了,你们要是赶紧定下,我还能把你们学校的名字加上”
中国青年报?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清华的人立马屁颠屁颠的过来签了协议。
接着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七八个学校,全都赶在截稿前确定了下来。
这样一来,陈旭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