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他大病初愈。他相信自己在会试时,一定可以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毕竟在石鼓书院的月考中,他经常考取第三名,仅次于崔时年和范志远。
投靠宰辅大人,未来他的仕途,也许是一片坦途。
与此同时,他也能跟着吃到一些元盛家的产业,想到此元弘毅说:“老师,元盛的产业太大,以我家的实力哪里吃得下,自然要交给宰辅大人处理,我家能吃点边角料已经是万分感激。”
张晋没想到元弘毅还挺识相,倒不是个书呆子,估计因为元盛的刺激,元弘毅没少成长。
“好,我一定会将你的话,转达宰辅大人。”张晋语重心长地说:“弘毅,这件事情好好办,如果你不是元盛的堂哥,这件事可能还轮不到你呢。把事情办得漂亮点,宰辅大人一定会记得你姓名。”
元弘毅向张晋施礼,“感谢老师给我机会。”
张晋越看元弘毅越喜欢,是个聪明孩子。
搞定元弘毅后,张晋便带着元弘毅去找崔时年,崔时年住在父亲的朋友家。
崔时年没想到元弘毅和张晋两个人来找他,将二人迎进去后,好生招待。
元弘毅率先开口,“时年,你先看看这个。”
崔时年接过诗集,翻看起来,“这些诗做的是佳作。”所以呢?二人上门就是为了跟他分享一本诗集?
因为元盛考取解元,他心中正郁闷呢,哪有心情赏鉴诗赋。
元弘说:“你看看这首《渔舟夜景》暮色染江天,孤舟隐暮烟。微风揉碎月,散作满江星。是不是很眼熟?元盛第三场考试就用的这一首。”
“你再看看这一首《清明》,细雨斜风寒食天,纸灰飞处柳含烟……元盛第三场考试也用了这一首。”
崔时年有点无语,所以呢,拿着元盛的诗集来恶心他?
即使张晋先生在,崔时年的脸已经拉了下来,想装都装不了。
元弘毅看崔时年那个脸色,笑着解释道:“不是要给你分享元盛的诗集,这个诗集是礼部侍中王城和大人家公子的,这个诗集印刷出来早超过一个月了。”
“什么?!”崔时年一脸震惊。
如果是这样,元盛岂不是作弊?